我們知道現(xiàn)在工業(yè)上使用的色差儀都是采用光學結構來實現(xiàn)顏色檢測的,那么到底光學結構是怎么決定顏色的,光學結構又與顏色檢測有什么關系呢?,F(xiàn)在就一起學習一下吧。
首先我們知道一般色差儀使用的光學結構都是人眼可以觀察到的波長在400-700nm之間的,人類要看見物體就必須有光,在一個黑暗的房間里,無論物體是什么顏色都是無法被肉眼識別的,因為房間里沒有光。光提供了一個充滿視覺信息的世界,只要光照到物體上在反射出來到達我們眼睛里,刺激視神經(jīng),我們才能看到周圍物體的形狀和顏色。這就是色差儀檢測物體顏色的理論依據(jù)之一。
那么光是怎么實現(xiàn)被肉眼捕捉的呢?光是人類眼睛可以看見的一種電磁波,也可稱可見光譜。在科學上的定義,光是指所有的電磁波譜。在光學定義中光是有光子為基本粒子組成,具有粒子性與波動性,成為波粒二象性。這些就比較專業(yè),我們只做了解就好。
在光學顏色檢測儀器中使用的原理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光度學,色差儀也是采用光度學的原理實現(xiàn)的。光度學是1760年由朗伯建立的,且定義了光通量,發(fā)光強度、照度、亮度等主要光學光度學參量,并用數(shù)學參闡明了它們之間的關系和光度學幾個重要定律,如照度的疊加定律、距離平方比定律、照度的余弦定律等,這些定律一直沒用至今一直在色差儀器中使用。而且至今為止無論色差儀的功能和性能變得多強大,但是基本的光學原理和計算公式時不變的。實踐已經(jīng)證明是正確的,可見光波段內,考慮到人眼的主觀因素后的相應計量學科成為光度學。
光度學不僅僅用于色差儀的物理量并確定相應的側臉單位外,還用于其他光學儀器的研發(fā)、設計、制造和測量方法。另外,對各種光源進行光度的特性測量廣泛應用與光學工業(yè)、照明工業(yè)、遙感遙測、色度學和大氣光學等領域。
光學是顏色測量中一門基本科學,也學要有廣泛的基本知識。要熟悉和正確的使用色差儀,并實現(xiàn)完美的顏色測量掌握光學方面的基本常識和概念以及相關術語是非常必要的。